美国一纸关税令,直接砍掉了加拿大木材业的半壁江山。最新数据显示,加拿大软木木材总产量的66%都依赖出口,其中近90%销往美国市场。当美国商务部突然将关税从17.9%飙升至35%时,这个数字就像一把利斧,狠狠劈向了加拿大林业的命脉。
图为6月七国集团峰会在加拿大举行时,加总理卡尼迎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画面。(视觉中国)
关税重锤下的行业寒冬
走进加拿大BC省的木材加工厂,往日繁忙的生产线现在变得异常冷清。"我们不得不裁掉30%的工人”,一家中型木材厂的老板指着空荡荡的车间说。像这样的场景正在加拿大各地上演,特别是那些专做美国市场的中小企业,几乎一夜之间失去了价格优势。
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35%的关税意味着每千板英尺木材要多付150-200美元。这个数字对利润率本就单薄的木材企业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更糟的是,美国买家开始转向俄罗斯、北欧等替代供应商,加拿大木材的"铁杆客户"正在快速流失。
总理的”救市组合拳”能奏效吗?
面对行业危机,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祭出了一套"三管齐下"的救援方案:首先是5亿加元的紧急贷款担保计划,帮助现金流断裂的企业渡过难关;其次是3亿加元的市场多元化基金,支持企业开拓亚洲、欧洲等新市场;最后是2亿加元的创新补贴,鼓励企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我们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美国这一个篮子里”,卡尼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这套方案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中小企业倾斜一一贷款担保主要面向年营收低于1亿加元的企业,而创新补贴则重点支持开发环保建材、工程木制品等高端产品的中小厂商。
转型之路上的机遇与挑战
业内人士指出,短期止痛易,长期转型难。虽然政府援助能缓解燃眉之急,但加拿大木材业要真正摆脱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必须完成三个转变:从初级产品转向高端制品,从单一市场转向全球布局,从传统生产转向绿色智造。
一些嗅觉灵敏的企业已经开始行动。温哥华一家百年老厂最近拿到了日本的大额订单,他们开发的抗震木结构建筑技术正好迎合了日本市场需求。而蒙特利尔的新创公司则凭借零甲醛胶合板,成功打入了欧洲高端家装市场。这些案例证明,危机中同样蕴藏着转型的契机。
这场由美国关税引发的行业地震,正在倒逼加拿大木材业进行一场深刻变革。政府的救援方案只是起点,企业自身的创新求变才是关键。当北美自由贸易的蜜月期结束,加拿大林业能否破茧重生,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筑木通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筑木通所有,转载需取得筑木通书面授权,且筑木通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筑木通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筑木通(400-6000-198)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