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业”是南浔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印记之一。上世纪80年代后期,南浔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从永安路“三夹板一条街”开启产业第一步;90年代中后期,300家地板企业迅速涌现;21世纪初,各类木业生产企业激增至2000余家,鲜明的特色块状经济由此形成。“没有森林的木业王国”“中国木地板之都”等美誉纷至沓来,木业成为南浔区域经济的“顶梁柱”之一,也是南浔对外的名片之一。
然而,辉煌之下挑战暗涌。产业结构欠佳,生产经营粗放,导致利润收窄,同时生态环保压力剧增,2010年开始南浔木业进入“瓶颈期”。
2017年,南浔区委区政府以壮士断腕之姿,打响木业产业整治攻坚战。当时,按照“关停淘汰一批、搬迁入园一批、提升整治一批”思路,对3922家涉木企业实行分类施策,其中3421家企业被淘汰,501家企业提升发展。这场“深蹲”似的产业变革,为后来木业产业二次腾飞、跨越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成效很快显现。优胜劣汰之下,翌年木业总产值显著上升,产业集群焕发新活力;空气优良率连续提升,天更蓝了,老百姓的口碑好了。“腾笼换鸟”也引来了荣泰健康、海顺新材、泰鼎新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新活力。
从企业而言,整治提升倒逼一批企业打开了全新的发展思路,也开辟了全新的发展路径。淘汰落后设备,引进先进产线,研发新工艺,搭建智慧平台,推出新产品··一系列新举措让企业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双提升。例如,上臣地板创新“油改水”工艺,以高“含绿量”赢得市场青睐,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0%;六和源木业通过技改新增自动化生产线,600万元订单交付周期缩短到一半;富朗木作潜心研发宋式美学产品,运用独特文化元素打造精品力作,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相关产品月销达300万元。
如今,临近“不惑之年”的南浔木业,依然是南浔高质量发展的“心头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在全国木业市场举足轻重,逐年递增的技改项目印证着行业良好发展态势;产业背后的巨大市场,孕育着发展的新希望新空间。
然而,如何守正创新、持续创新,仍然是南浔木业甚至南浔其它传统产业面临的一道“必答题”。要想走出当下“瓶颈期”,反躬自省、苦练内功是南浔木业的必由之路,直面困难挑战、敢于凤凰涅架是南浔木业应有的姿态和勇气。
产业何去何从,既要“横刀立马”,更要“稳中求进”,需要南浔广大木业企业主动求变、敢于改变,在危机中抢抓新机遇,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在新质生产力催动下,随着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融合化深入推进,这根承载着南浔记忆和希望的“木头”,一定会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创造出属于自身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