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一艘满载5.3万余立方米辐射松原木的“奥塔哥湾”轮缓缓驶入岚山港,日照海关迅速启动“鉴木”木材智能识别系统,高效完成查验并放行。
作为我国重要的木材接卸枢纽,日照港岚山港区拥有6个木材专业生产泊位和国内最大的木材熏蒸库,年熏蒸能力100万立方米。依托“前港后园”供应链服务模式,日照港联合物流集团、贸易商及木材加工企业,打造了“国外进口—堆存熏蒸—陆路(内河)物流—园区加工”的木材物流新通道,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通过打造木材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日照港木材业务运营越来越具专业化、模式化、系统化,港口木材接卸能力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今年1—7月,日照港进口原木全国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全国木材进口第一大港地位持续稳固。
岚山区作为日照市木材产业的核心区域,依托临港木材进口的显著优势,精心培育木材产业集群,推动木材加工企业由低端、初级加工向高端、终端产品升级,已形成以木材初加工类企业、颗粒板材类加工企业、家具制造(家居制品)企业、木材烘干类企业为代表的四大类产业。
在产业升级进程中,日照市木材初加工业户主动转型,有效带动木材产业链向“下游精深加工、赋能增值产品”延伸。截至目前,全市生产户外园林古建材料的企业已达12家,家具家装备料企业已有30余家;同时积极推进“企业靠大联强”,京杭林产等部分企业已与瑞典宜家家居、丹麦优尼克家具、源氏木语等国内外知名品牌达成深度合作。
从产业规模来看,日照市木材加工能力强大,仅岚山区就设有7处大型集中加工区,年木材加工能力达600万立方米。以日照市冠通木业为例,该企业具备雄厚的加工产能,每月可精锯切、烘干原木25000立方米,同时能生产集成材2000立方米、装饰木线条2000立方米。
日照对于木材产业的探索远不止于此——— 以木材加工企业林立的岚山区碑廓镇为例,当地正以“打造国家级绿色智能木业创新集群”为目标,实施“强链补链、创新赋能、数字转型、品牌出海”工程,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培育优质企业,剑指国内领先的木材产业绿色智造示范基地。
依托“鉴木”智能识别系统等科技手段,结合“两步申报”“预约查验”等便利化措施,日照口岸为企业节省大量时间,吸引了国内外木材商在此集聚。带动日照周边的临沂、潍坊、连云港木材加工产业呈集群发展态势。日照海关副关长陈实公介绍,今年日照口岸已进口来自新西兰、加拿大等30个国家(地区)的35种进口原木。
在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日照市临港产业如沐春风、齐头并进。其中,木材产业在继续巩固传统房产、建筑市场基础上,不断开发家具、玩具、文创产品,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使“过路木头”实现“产业扎根”,全市木材产业呈现“韧性十足、逆势上扬”的可喜局面。
面向未来,日照港将强化资源整合与服务创新,增强木材产业集聚效应,全面提升木材供应链服务水平,畅通木材运输大通道,为保通保畅、服务国家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