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迎来一支特殊运输队伍 —— 载有3800立方米针叶锯材的货运团队,这批木材是中国企业通过圣彼得堡国际商品原料交易所采购的,相关交易于8月完成。
木材是临沂板材产业的核心原材料,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因与中国距离近、木材资源丰富,成为临沂木材进口的首选来源地。此前,依赖陆海联运方式进口木材,全程至少需45天,漫长的运输周期不仅增加了木材损耗风险,也制约了企业生产计划的灵活调整。
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截至目前,临沂已开通6条中欧班列线路,依托“一次申报、一次检验、一次放行”的便利政策,将木材运输时间压缩至海运的三分之一,15天内即可完成从俄罗斯产区到临沂厂区的全程运输,大幅降低了运输损耗,为企业保障原材料供应、提升生产效率提供了关键支撑。
除了提升物流效率,临沂海关还针对中欧班列进口木材的运费结算特点,推出精准化税收优惠举措,助力企业减轻纳税负担。按照常规流程,班列进口运费需一次性支付境内外全程费用,而临沂海关创新采用“境内运费扣减”模式——在征税环节,先将境内铁路运输费用从完税价格中扣除,再计算应缴税款,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纳税基数。
在中欧班列的强力赋能下,临沂木材进口与板材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今年1-8月份,临沂通过中欧班列专列运输木材达57列,8486标箱,同比增长分别为50%、54.45%;货值攀升至1.61亿元,同比增长40.86%。高效的物流通道与实惠的税收政策,让进口木材真正从“原材料”变身带动产业发展的“木财”,不仅为临沂本地板材企业提供了稳定、低成本的原材料供应,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相关企业集聚,助力临沂打造成为区域性木材进口集散地和山东最大的木材国际交易市场。
如今,依托中欧班列构建的“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物流网络,临沂“中国板材之都”的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从原材料进口到产品加工、贸易出口的全产业链布局不断完善,为临沂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