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7 日,一场关乎建筑行业未来的重要活动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和全国工商联党组共同举办高质量党建引领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会上,33 家建筑类企业联合发布了《建筑行业反内卷倡议书》。
这份倡议书的发布,意味着建筑行业长期存在的 “内卷” 乱象或将迎来改变。参与的企业包括中交、中铁、电建等知名央国企,以及行业龙头民企,他们共同承诺不再拼低价、不搞 “空壳架构”、拒绝盲目扩张,转而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行业升级,追求长期价值。
建筑行业的 “内卷” 早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某大型建筑企业 2024 年营收增长 30%,净利润却下降 15%,“做得越多,亏得越多” 成为行业常态。为争夺项目,企业压价竞标、压缩工期,陷入恶性循环。2024 年,建筑行业平均负债率达 76%,超出警戒线 11 个百分点,高负债、高风险的问题突出。
压价中标成了潜规则,报价甚至低于成本,企业寄希望于后期通过 “变更”“结算” 弥补,结果往往代价惨重。更糟的是,这种恶性竞争形成 “囚徒困境”,企业明知不可为却不敢停,生怕被市场淘汰。
此次 33 家企业的联合倡议,不仅是一份文件,更是行业的集体觉醒。他们提出以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追求内在价值和长期价值,不盲目扩张、不过度负债、不设 “空壳架构”,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有人将此次 “反内卷” 比作 2016-2017 年的 “供给侧改革”,两者背景和目标有相似之处。当年供给侧改革推动水泥、钢铁等行业上涨,如今建筑行业的 “反内卷” 行动,或许也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5 年被视为 “反内卷行动年”,光伏新能源、建材、化工等领域将成为 “反内卷” 的主线。对于长期处于高负债、高风险、高压环境下的建筑行业来说,这场 “反内卷” 行动或许就是曙光的开始,有望让 “卷疯了” 的建筑人喘口气,推动行业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如果你也是建筑行业的奋斗者,欢迎转发这篇文章,
让更多同行看到这场“反内卷”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