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海关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5月,中国自美国进口木材同比大幅下跌71%,进口金额亦同步下降56%,均为截至前5个月进口最低点。其中,出口至中国市场的美国原木遭遇“脚踝斩”,跌幅达到97%。可以说,美国对华原木出口这块基本是“彻底熄火”了。2025 年 5 月的暴跌是政策博弈、市场替代、需求收缩和成本波动共振的结果。短期来看,美国原木出口难以恢复,锯材等制品也将因关税持续低迷;长期而言,中美木材贸易 “脱钩” 趋势已不可逆,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将深刻影响行业格局。对于中国而言,需警惕替代来源的价格垄断风险(如新西兰辐射松外盘价在 2025 年 4 月下调但运费上涨),并加速国内林业升级以应对外部冲击。
另外,从月度平均单价来看,5月进口均价大幅增长49%,主要是美国原木进口均价上涨40%推动,而锯材均价也同步增长了14%。值得注意的是,材种不同价格反应不一。
硬阔叶原木以及橡木原木进口下跌伴随着单价下降的缘由就无需再说,但部分锯材却是由于市场需求不同以及现有库存而出现差异。像樱桃木、白橡等有一定市场需求的材种,市场不确定性关税以及海运“一舱难求”等促使下推高价格。
对于美国木材商来说,中国市场曾经是超级“大金主”,现在这块出口基本被砍除一大半,除了锯材尚因我国市场有一定需求以及履行此前签订的合同,目前仍有部分此类产品进口。但不排除此前订单完成后,国内进口商因美国供应不稳定而选择暂停进口,届时,美国加工厂的仓库可能会出现库存堆积,除了要找新的买家接手,也很可能会降价出售以便清理库存。
对于国内木材商来说,依赖美国木材的企业(主要是高端家具厂)需要寻找新的替代品,成本会有所变化。同时,国内现有的北美材出现“有价无市”的情况。而进口美国木材暴跌,其他国家的木材(如加拿大、欧洲和非洲)的份额或许会上升。但最终,这场进口暴跌何时能缓过来?大概率短期内很难。
中国暂停进口美国原木的检疫措施
2025 年 3 月 4 日,中国海关总署以 “检出小蠹、天牛等检疫性林木害虫” 为由,依据《生物安全法》暂停美国原木进口。这一措施直接切断了美国原木的主要出口通道,导致 5 月原木进口量仅为 2024 年同期的 3%,几乎 “归零”。历史数据显示,类似措施曾导致 2020 年澳大利亚对华原木出口暴跌 99%,此次美国遭遇的冲击更为剧烈。
美国对华木材加征 104% 关税的反制效应
2025 年 4 月,特朗普政府将对华木材产品关税从 34% 提升至 104%,覆盖几乎所有木制品。虽然原木已被暂停进口,但这一政策加剧了其他木材制品(如锯材、家具)的进口成本。例如,美国橡木锯材进口均价在 5 月同比上涨 11.5%,导致进口量下降 35.4%,进一步拖累整体进口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