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知名国企,破产重整!
“自2025年8月31日起,解除劳动合同。”——这条冰冷的短信,在7月的最后一天,击穿了合肥建工数千名员工最后的“稻草”。他们大多都没有想到,曾经的安徽建筑业龙头企业,竟然会走到这一步。承诺“依法补偿”的背后,是127.3亿资产与162.29亿负债的深渊,是资产负债率127%的残酷现实。公司账户上早已空空如也,所谓的员工补偿金,也不过是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近日,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则公告,让这家有着 67 年历史的建筑企业,再度成为焦点。公告显示,合肥建工因资不抵债、债务危机难以化解,已被法院裁定破产重整,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辉煌不再,欠款逾期
合肥建工的前身是合肥市建工局,诞生于 1958 年,历经计划经济时代的风雨,一步步成长为行业的领军者。在其辉煌时期,手握 3 项鲁班奖、58 项省级优质工程,用钢筋水泥浇筑出城市的天际线。2018 年,合肥建工并入世界 500 强海螺集团,看似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却没想到这竟是落幕前的回光返照。
曾经辉煌的合肥建工,如今却陷入了困境。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因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老赖)。同时,该公司还存在多条限制消费令,公司法定代表人也被限制高消费。在票据市场上,合肥建工也出现了逾期情况。上海票据交易所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 2023 年 4 月 30 日,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持续逾期。
资不抵债,进入破产程序
根据资料显示,合肥建工自从2022年资金就开始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恒大等企业的工程款无法收回。
以前是一鲸落万物生,现在是一鲸落万物落,罪魁祸首就是恒大,如果恒大不破产,这合肥建工估计也不至于破产。
7 月 1 日,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受理安徽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破产重整的公告。公告显示,因安徽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经债权人申请,法院于 2025 年 6 月 27 日裁定受理安徽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破产重整一案。
公开信息显示,早在今年 2 月,就有债权人向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合肥建工进行破产审查。当时,合肥建工表示,公司虽存在债务逾期、涉诉等情况,但仍在积极与债权人沟通协商,争取达成和解方案,同时努力推进业务开展,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认为目前公司不符合破产重整的条件。然而,仅仅几个月后,合肥建工的命运还是急转直下,最终被裁定破产重整,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巅峰时期,合肥建工员工超过 5000 人,年施工能力达 200 亿元以上。公司在安徽乃至全国都承接了许多重大项目,如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安徽国际金融中心、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等,为城市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如今,这家有着 67 年历史的老牌建筑企业,却在债务危机的冲击下轰然倒下,实在令人唏嘘。对于合肥建工的员工们来说,未来的路或许会充满艰辛,但生活还得继续。而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合肥建工的破产重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警示。【免责声明】:筑木通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筑木通所有,转载需取得筑木通书面授权,且筑木通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筑木通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筑木通(400-6000-198)处理。